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新闻及活动讯息

:::
2024-12-30

精障家属肉搏经验 伊甸推出精神困扰因应指南

  医院、诊间、社区资源中心旁,琳瑯满目的宣导品、手册,是不是常常感觉像无字天书,有看却没有懂?伊甸基金会活泉社区家庭支持中心,长期与精神疾病照顾家属工作,发现多数照顾者与当事人,在“初次”面对疾病发生时,往往不知所措。资源在哪里?又该如何因应?成为照顾者最忧心的事。因此,伊甸启动折页制作专案,希望透过文字及图像,第一时间接住精障家庭,成为他们的浮木。
  

 

 

伊甸活泉社区家庭支持中心推出折页,希望第一线接住精障家庭的需求

伊甸活泉社区家庭支持中心推出折页,希望第一线接住精障家庭的需求

 

 

  不同于多数由专业工作者,依其经验及视角判断需求,进而设计制作,此次折页从发想,到内容整理、设计呈现,甚至发送管道,都是由13位家属志工共同讨论而成。28日上午,特别举办“站在受苦的这一端”折页发表座谈会,邀请参与专案的工作者、家属志工,齐聚分享各自的想法与感受。
    

 

 

不同于过去折页,此次由家属与工作者一同完成,汇整肉搏知识,盼成为精障家庭支持

不同于过去折页,此次由家属与工作者一同完成,汇整肉搏知识,盼成为精障家庭支持

 

 

  家属代表阿缪分享,当初做折页的想法,是发现相对其他疾病很容易找到单张的卫教资讯,精神疾病者却没有一份简单阅读,且在疾病症状与医疗以外,让当事家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的资料。像是:有困扰时可以跟谁讨论?门诊时要怎么跟医生交流?遇到不愿就医服药的状况时可以怎么办?这些看似基本,却是对家属与当事人最重要,且最切身的问题。

 

 

  另一名志工宝华则说,“如何生活”是大家最关注的事。因为社会对精神疾病的不认识,导致许多人对发病前兆没有意识,用文字来呈现发病的“现象”,能让人清楚知道,遇到这些状况需要寻求专业协助。此外,用字遣词也是一大考量。他说,在折页里多数以生活用语为主,希望平易近人的语言,能连结心声与现况,也更贴近实际的需求。

 

 

参与折页制作的家属志工,座谈会中分享制作初衷,盼支持更多相同经验的照顾者

参与折页制作的家属志工,座谈会中分享制作初衷,盼支持更多相同经验的照顾者

 

 

  伊甸基金会活泉社区家庭支持中心,也是参与此次专案的工作者刘秀玟表示,此次折页历经两年与家属来回对话,蒐集各方回馈,不断修正且字句斟酌,终于在今年10月定稿。这份资料,伊甸将其定位为“敲门砖”,希望它引导家属找到可以一起讨论的伙伴,能照顾到他们心中的拉扯与挣扎。

 

 

  刘秀玟说,折页以“一份给亲友的初步因应指南”为题,打开后就能看到,疑似精神困扰状态的列表,以及在“该怎么办”中,有咨询及检测相关的资讯;翻到背面,则整理出当照顾者遇到不愿就医,或是不知如何与医生沟通时的具体建议。一旁,则有复元过程中,药物与咨商以外,可取得的资源,如:日间复健、就业以及家属支持资源等,让家属有更多元的方向可以参考。

 

 

  伊甸自2015年成立精神疾病照顾者专线,以同侪支持为理念,由照顾者家属担任志工,接听电话,尔后也发展倡议与教育行动,像是:办理家属成长团体、读书会、每月定期讲座等活动,出版家属故事图文书、撰写照顾者Q&A等,希望能改变精神疾病障碍者在社区的困境,同时改变社会风气。此次折页发行,期待能以肉搏经验,接住有需要的家庭。如欲索取折页,欢迎填写索取表单,或直接私讯脸书粉专:“疯靡popularcrazy”。有任何问题欢迎电洽:02-8712-77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