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亲辕咖啡》今日不营业,却人声鼎沸。店长何幸临与青少年分享道:“梦想不见得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实现,遇到契机、把握转折的机会逐梦。”
文|朱圣恩 摄影|何维纲
咖啡店飘散的咖啡香,光是用闻的,就令人心神舒爽,充满疗愈与幸福的味道。
仅是路过闻到,尚且如此。在咖啡店里工作的人,成天沉浸在芳香的气味里,这岂不是最梦幻惬意的工作吗?
《养亲辕咖啡》今日不营业
台下的青少年睁著一双双的大眼,聆听着养亲辕咖啡馆店长何幸临谈起咖啡馆的一天。
“同学,你的咖啡馆要卖蛋糕吗?”
“要。”
“那你的蛋糕要自己做?还是买现成的?”
“自己做!”
“除了蛋糕,你的咖啡馆要出餐吗?”
抛出几个问题,就将同学的思考模式从消费者换位到经营者了。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牵动着时间、人力的管理与成本控制。
就消费者的观点,咖啡店是浪漫的。然而成为咖啡店的经营者,专业的咖啡知识与技能是必备基本功。在店里没有客人时,清洁工作占去很大的比例。像养亲辕咖啡馆不仅提供咖啡,也制作汉方药材茶包。因应冬、夏季推出不同的产品。举凡行销、行政等琐事店长都得打理。每天繁忙之余,更得适时与时俱进,参加咖啡展,了解咖啡产业的新知。
“同学,你们认为在咖啡馆工作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心里不爽,对客人也要面带微笑。”
“要有驾照,可以外送。”
“要会打扮、嘴甜、擅于沟通。”
“要会煮咖啡、拉花、烘焙,还有财务收支。”
分组讨论的时间,轻轻播放背景音乐,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何幸临举了一则真实的咖啡馆征才条件,让大家核对一下自己所想的与咖啡馆想要的有哪些相符、哪些不同:
◎ 想进入咖啡/餐饮/服务产业工作者,无经验但有热血者,且欢迎二度就业喜爱与人分享生活经验者优。
◎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要能每天跑1、2楼30回。
◎ 要能喝非常多的浓缩咖啡、黑咖啡、牛奶饮品。
◎ 工作态度积极谦逊,勇于发问,勇于改正。
◎ 与客人眼神接触可以持续30秒以上,有热情。
◎ 生活习惯良好,洗杯、洗盘清洁度要超标。
由于这是桃园市政府社会局“自立脱贫服务计画”的其中一场职场体验,考量学生毕业后规划将以就业为主。何幸临与学生分享到,桃园的产业以工业、服务业居多,鼓励可透过打工来了解现况,并思考个人特质适合哪些职业。
社工咖啡店长梦
就读东吴社工系的何幸临,自高中时就怀抱开咖啡馆的梦想。大学时期,和同学们聊起未来的理想,谈笑之间,戏说:“你们去考社工师,我去考咖啡师!”毕了业后,同学各自在老人、家庭等不同的领域担任社会工作者。何幸临也进入伊甸基金会陆续从事成人身障者的庇护工场、弱势家庭等服务,忙碌的社工生活让她渐感离从前的梦想越来越远了。曾有一度,浮现“开不成咖啡厅了”的念头。
于是调整紧凑的步调,转换跑道。一面调养自己身心灵,一面时间有了余裕,正式拜师学艺,精进专业咖啡技术。原本日渐模糊的咖啡梦,分辨率缓缓地提升了。
彼时,父亲正打算结束家传的中药店。遂与父亲提议,接手转型为咖啡馆的型态,将中药材铺照顾人的精神绵延下去。店里的陈设暨呈现店长对咖啡品质要求的用心,又揉合了中药材店传统朴质照顾人的敦厚情怀。父亲虽高兴后继有人,也忧心这么个中西合并会不会弄巧成拙,担心女儿受挫。
信靠神的带领,抓住机会
有机会在伊甸听到福音。尔后,何幸临成为基督徒。在这些转折的契机,一面信靠神的带领,一面抓住机会、做中学。以自身的圆梦历程,鼓励在场青少年“梦想不见得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实现,遇到契机、把握转折的机会逐梦。”
上午在以乐服务中心,介绍咖啡豆种、咖啡相关知识、手冲咖啡教学,并分组实作松饼。下午移师到养亲辕咖啡馆,体验咖啡馆的日常。
明日烘豆师─阿政
“可以在每次量面粉、糖等材料,都先归零”。制作松饼的过程,阿政专业地提醒同桌组员使用电子秤的秘诀。不只是在做松饼,就连磨豆子、手冲咖啡时的专注神情,都显出比同侪具备了更多相关的知识与热爱。
阿政高一时就读应用日语科,曾尝试自己做西点─美式布朗尼、磅蛋糕、戚风蛋糕、中式饼、美式软饼干等等,都难不倒阿政的一双巧手。完成一件又一件的成品后,发现自己的兴趣是在餐饮。受限家里没有相关的设备,决定转至餐饮科精益求精。
生长在弱势家庭,阿政得比同龄的人更早担负家中的经济。在自立脱贫计画安排的丰富课程里,诸如:财务管理、履历撰写、面试技巧、礼仪应对等。阿政认为,很多都是学校没有教,却是非常实用的内容。现在藉著学习累积经验,盼望将来成为一名烘豆师,我们期待有一天品尝阿政的咖啡。
养亲辕咖啡馆今日不营业,却人声鼎沸,各组学员热络操作著上午学习的手冲咖啡。店里的书架上陈列著“活出美好”、“下流老人”、“轮椅上的公主”等书籍。即使开了咖啡馆,何幸临未放弃社工精神。咖啡馆不时举办供家庭照顾者纾压的喘息活动,或像今日与弱势青少年分享的圆梦历程与咖啡专业知识。
学员们的梦想是什么?或许有人还在探索中。但,咖啡香唤醒了圆梦种子,以乐服务中心在场的同仁─组长王怡文和社工胡又文道出对自立脱贫计画的希望:期待有一天,这些茁壮起来的青少年也有能力关怀、支持脆弱家庭,馨香长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