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孤单,伴随着老化而来,是最深沉也最可怕的一种感受。)
斑驳、寂静的老房子,也曾生气蓬勃、满溢欢笑。
在社会结构的改变下,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处统计,独老人口于今年已然攀升到45,210人。
其中不少人并非自愿性选择独居,在无可奈何下忍受着“老”带来的不适,面对身心的双重煎熬,何其孤单。
无论是住在都市、偏乡抑或离岛,孤独的感受都是一样的。那么事前可以做哪些准备,才能确保自己在走过人生的大风大浪后,最终不被孤独所打败呢?
文│郭依瑄
当岁月步入晚年,害怕孤单寂寞涌上心头吗?如何排解寂寞难耐,充实老后生活与社区产生连结是个十分好的方法,老人家有了旁人的陪伴,就能减少日常生活中无奈的牵绊。当心情放轻松,人有精神了,不再时时关注于“老”所带来的苦痛,就能聚焦怀中拥有的美好。
老后陪伴 独老不孤单
住在复兴乡泰雅部落的宝金阿嬷,就是一例。
高龄88岁的她,在失去人生的挚爱后,总是独自一人看着老伴的照片默默啜泣,但幸好,每天她总有与女儿、邻居、伊甸居服员有聊不完的天。
农家人的乐天知命、开朗无比的个性,通通在宝金阿嬷身上找寻的到。
她不但勇敢面对身体的老化,还时常陪同亲朋好友参加许多活动,例如:“老人健康安全讲座”、伊甸举办的中秋节烤肉活动等等。
即使身处偏乡,但生活过得十分平安、心灵富足。
而住在南投中寮乡的逢阳爷爷,已经74岁,他在当完兵后双眼逐渐失去视力,因一生未娶,便与哥哥相依为命。在逢阳爷爷开刀的那段日子里,都是哥哥在旁边悉心照料,若要就医,两人便得先坐客运到台中市,换车到新竹后再由姪子开车接送到医院,可见偏乡就医舟车劳顿,极为不易。但即便如此,哥哥总是相伴左右,从不曾缺席。
而有人相伴左右的温暖,在哥哥过世后便终止了。成了独居老人的逢阳爷爷,除了要抵御对哥哥的无尽思念,还得一边想办法打点好一切生活起居。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上了年纪、眼睛看不到的逢阳爷爷何其容易?
幸好,来到了伊甸,叹息慢慢转化成有人陪伴的欢笑,即使他依旧时常想起哥哥,但身旁有了人陪,环绕在逢阳爷爷身边的不再只有的无声的寂静,而是有人可以倾诉的温暖感受。
有人陪伴的好处不只如此,伊甸帮助逢阳爷爷连结长照资源,除了来日照机构之外,伊甸也帮助他连结长照资源,申请居家服务。多了好几个人的帮助,现在逢阳爷爷生活上的问题解决了,就医也不必担心了。
社区连结 生活充实
除了台湾本岛偏乡,离岛的长辈因着青年人口外移,儿女返家路程更加遥远,以至于他们也同样面临着孤独老去、无人照应的窘境。在澎湖颐福式长照机构接受服务的金璧爷爷、玉全爷爷也同样因为接受了伊甸的服务,摆脱了孤独。
82岁的金璧爷爷有四位儿子,皆因工作离开了澎湖,虽然儿子假日会回家探望,但在寂静的平日,他特别想念已过世的老伴,总是整夜胡思乱想难以入睡,尚有自理能力的他,依旧抵抗不了孤独,总盼著假日儿子回家探望。
后来辗转来到伊甸,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儿子即欣慰地发现:“噢!爸,你最近卡肥喔!”说到这里,金璧爷爷开心地展示他那微凸的小肚子说:“老了没什么目标,主要是每天要过得开心最重要!像来到了这里,活动百百款,每一样都好玩、趣味,心情轻松了,回去天天都睡得很甜。”
社工苏煌琪说道:“金璧爷爷很活泼开朗,有时候会协助我们摆放餐盘,还会协助其他比较不方便的长辈。”笑的如此开怀的金璧爷爷,不只在这里获得了陪伴,也找到了贡献自我价值的地方。
而另一位玉全爷爷已经90岁高龄,行动不便的他需要拿着辅具,但对于每天早上得早操,他总是尽力做到位。曾独居10年之久的他有着高血压,某次在家里跌倒,苏煌琪因为难以放心,便驱车前往他家探视,这件体贴的小动作让玉全爷爷至今感念不已。
而现在,玉全爷爷的儿子已经搬回来与他同住,但他没有因此离开伊甸,反而与以前一样认真的参与活动,看着玉全爷爷开心地与大家玩着充气排球的模样,脸上的表情令人感到欣慰。
预习老后 提早准备
面对“老”我们总要看见父母头发斑白,才开始手足无措,慢慢有了盘算与规划。迎接高龄社会与面对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往大家庭式的老后生活已非常少见,步入老年都应该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
独居不等于孤独,借助社会资源与社区产生连结,替老后生活做好规划,并乐观积极地面对,就能活出灿烂晚年。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2018.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