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南京的长辈就近在社区获得照顾,到养老机构感到自然不过。)

(图说:南京的长辈就近在社区获得照顾,到养老机构感到自然不过。)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谁来照顾呢?南京养老机构提供全年无休的服务,医疗与照顾并行而不悖。一趟参访之行,在在见到当地打造养老圈的用心,也触动台湾思考在地老化的措施。

 

文│苏丽华、张雪惠

 

当白发霜霜,夫妻俩一起慢慢变老,一起收藏点滴欢笑,坐着摇椅慢慢聊……这也是你期待的老后生活吗?

台湾迈入高龄化社会,反观江苏省亦不遑多让,根据南京市2017年底发布的“养老讯息白皮书”指出,全省老年人口达到1,719万人,省会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也达到141.89万人,打造养老圈成了当地重视的课题。

 

医养融合 机构看诊

 

为了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南京市从2013年开始,由民政部与卫生等部门推广“医养融合”的服务模式,将养老、医疗、康复与护理四合一,让养老机构走向专业化。据2017年的统计,217家养老机构当中,超过90%的机构与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老人家不用舟车劳顿,在养老院看病就可以刷医保(如台湾的健保卡)就诊。

南京市政府在公布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意见》中,希冀在2020年,养老机构的医养融合率要提升到95%;护理型床位总数要达到50%;每个街镇至少要设有一个医养融合机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要达到70%,目的就是要长者健康老化、在地安养。

 

伊甸副执行长何天元与宜花东区区长刘玉朴赴南京参访当地的日照机构时,看到医养融合的服务模式,不禁留下深刻印象。换句话说,服务单位有医师、护士驻诊,长者可以直接在养护中心就医非常便利。

“这部分在台湾实施是有困难的。”刘玉朴说,以宜兰茂安部落的情况来说,连结到偏乡医疗,一周仅提供两次服务;跟南京每天医师都在诊,这样的服务模式对长者来说,会有安心、信任感。何天元则认为:“南京的医养合作经验,是台湾未来可以思考的部分。”

 

(图说:在南京的养老机构采取医养并存的模式,在机构有医师驻诊,现场挂号看病非常方便。)

(图说:在南京的养老机构采取医养并存的模式,在机构有医师驻诊,现场挂号看病非常方便。)

分项付费 提升品质

 

此外,长照服务“分项付费”的概念,在台湾推广有其困难,长辈会认为:“怎么使用每一项服务都要钱?”但是在南京养老机构,却是明定清楚的收费机制。

刘玉朴表示,分项付费的概念,从简易版到豪华版规格非常清楚,将需求个别化、差异化后,有助于整体服务品质的提升。

何天元也注意到,南京的养老机构提供中医和推拿服务,这是台湾不曾看过的。显见中医在当地非常受重视,民众的接受度高。

 

全年无休 服务不打烊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养老机构讲求的是“天天供应不打烊。”何天元有感而发的说,提供全年无休服务是一大进步。他反思,台湾的日照机构服务仅提供周一到周五,那么假日呢?老人家将何去何从?由照顾者接手?是值得审思的课题。

“相形之下,周六周日,长者就没有送餐的需求吗?就没有陪伴照顾的需求吗?我想,未来我们在排班上可以做不同的衔接,让服务不打烊,这也是提升服务很具体的方式。”刘玉朴说道。

 

社区照顾  走路就到

 

再者,何天元也发现社区化照顾在当地非常普遍。“隔壁就是照顾单位,不像台湾的机构设在政府大楼里,或是需要交通接送长辈。”老人家没有离开社区,走路就到养老机构,这和台湾有很大的不同。

“台湾的长辈不喜欢去机构,因为离开原有的居住环境,有被家人遗弃之感。”反观南京,长辈白天就像去社区的托儿所一般,白天和晚上都没有离开家附近。“在社区生活和在〝社区外〞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何天元说。

 

未来台湾长照机构如何落实社区化照顾,将医养、社政与保险制度做整体性的串联,长者们可以真正在地老化,“到了那一天,我们如果可以在社区里就享受照顾服务,甚至安心的在社区终老,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刘玉朴说。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