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3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图说:郑春英与我们分享当志工的乐。

(图说:郑春英与我们分享当志工的乐。)

成为志工不需要其他条件,

只要你有时间和一颗对服务据热忱的心,就能成为志工。

对志工服务不遗余力的郑春英阿姨来说,

能够手心向下的帮助才是富足她内心的重要养分。

 

文│邱庆宜 摄影│李苍瑀

 

 

“可以服务别人是一种快乐。”伊甸台中大里中区服务中心的志工郑春英阿姨说。

平常除了在伊甸做志工之外,

还在学校做导护志工、其他社福单位做志工队长,

有着热忱服务心志的郑春英,是伊甸的宝。

 

平时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支援活动及协助学员完成研习课程等等,

由于服务的对象多为身心障碍朋友,郑春英凭借过去陪伴身心障碍朋友的经验,

因此服务时,比较能够贴近他们的需要给予关怀。

 

伊甸台中大里中区服务中心志工督导邱筠庭表示,

机构单位最需要的志工对象就是像春英阿姨一样,

固定的长期志工,稳定的志工对服务单位或是服务对象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不但可以省去不断训练的成本,且能避免服务对象需要重新适应的问题。

 

邱筠庭感动的说道:“志工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另外一群户口名簿上的家人。”

当你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来帮忙,这种知心的相互,让他们放心、感动。

邱筠庭表示,中心常常与志工培养感情,每年都会固定邀请志工参加志工联谊活动,

让大家相互交流、回顾这一年他们都做了哪些服务、感谢他们这一年相伴左右,

也期许未来的每一年都能如此和乐的共襄盛举。

图说:郑春英参加伊甸中区志工表扬大会时所拍下的照片。

(图说:郑春英参加伊甸中区志工表扬大会时所拍下的照片。)

面对想做志工但是犹豫不前的人,

邱筠庭鼓励:只要愿一踏出第一步,就会发现其实做志工并不难。

站在第一线的社工有“好的带领”,那么志工愿意留下来服务的意愿相对大大提高。

服务时依照每位志工的意愿、性格与期待,将他们分派到合适的岗位,从中获得成就感。

邱筠婷说,不一定要在第一线劝募发票、带活动才是志工,

幕后的行政作业也是完整志工服务中重要的一环。

 

平时郑春英除了志工服务,还会与丈夫一起批货卖水果,

以前从事维修电动门的工作,但因为年纪渐长、考量危险性及孩子的劝说下,才改行卖水果。

今年62岁的郑春英,身体看起来依旧硬朗,或许是因着服务,使她的内心越活越年轻!

夫妻俩除了育有2位儿子,甚至还认养了一个孩子长达30年,

相关单位每年会安排孩子与夫妻俩一起出来游玩!

郑春英让血缘外的亲情也同样温暖人心。

 

对于不熟悉的服务对象,

郑春英表示,她会先从旁观察,大概了解服务对象后,她才会“采取行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郑春英细腻的心思从这里就看得出来。

图说:由左至右依序为:服务辅导员叶淑君、郑春英、志工督导邱筠庭。

(图说:由左至右依序为:服务辅导员叶淑君、郑春英、志工督导邱筠庭。)

问郑春英怎么会来到伊甸做服务?

她说,除了服务据点距离家很近之外,还因为伊甸的名声,

她解释道:“以前读过刘侠女士的书,对她感到相当钦佩,

我觉得伊甸对身心障碍者是真心投入、真心付出服务,所以我才会选择来这里做志工。”

 

平时与郑春英阿姨熟识的服务辅导员叶淑君说:“对春英阿姨相当感谢。”

只要她一个眼神,郑春英就知道她的需要,这种默契让叶淑君相当感动。

她认为,可以当志工是一种骄傲!

因为自己有能力可以帮助人,那种发自内心、想要回馈的心,是相当伟大的!

没有任何的薪水,但愿意花时间、付心力,服务的心,是世间最可贵的。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73期 2018.3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