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台东县卫生局长照科科长刘凤琴。)
台东县卫生局长照科科长刘凤琴谈到台东的进步、长照机构的落成,
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对于台东的未来充满信心。
文│邱庆宜 摄影│何维纲
台东是片美丽的瑰宝,由6个族群组成的丰富文化,是台湾重要的无价资产。
伊甸在台东长滨乡这个偏乡聚落建起了一座失智老人的乐园。
从建筑的设计开始,便是由不同凡响的建筑师操刀设计,
考量到台东县长滨乡是以阿美族原住民为主,
因此在建筑设计上,便加入了许多阿美族文化的色彩,
让老人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感受到“在地老化”,
这“怀旧”风格的设计与日照需求结合成为疗育的一项环节,是建筑师黄耀荣的用心。
伊甸台东县私立耆福综合式长照机构是全台首座闲置小学再利用的典范,
台东县卫生局科长刘凤琴表示,
因为需要符合长照机构的需求,台东可用之地不多,
因缘际会之下,得知了忠勇国小的场地可以多加利用,便开始了申请之路,
申请文件一路过关斩将,便成就了如今专收失智长辈的长照机构。
(图说:藤编座椅,让长者能够在熟悉的环境过的舒适。)
说起这长照机构的设计巧思,刘凤琴从里到外,没有一处不提起
“外面庭院的设计相当用心,步道相当流线,与一般的长照中心很不一样!”、
“走入式浴缸让老人家可以舒服地泡个澡,真的是安全又贴心!”、
“分隔开来的教室很重要!症状不同的老人不可以一起治疗,因为疗法不同,分开教学才有效率、也才有用!”
从她停不住的称赞看出,满意与感动表露无遗。
刘凤琴科长介绍到,机构外的庭院种了充满气味的植物,是建筑师细腻的小巧思,
为了治疗师能够利用视觉、嗅觉、触觉等刺激,做“五感治疗”延缓老化;
一楼教室的空间地板不是一般的木头材质,而是颜色较浅,且质地较软的材质,
以防长辈不慎跌倒时可以减轻严重性,随处可见贴心的巧思。
101年台东县府将资源整并,使得政策可以迅速传递并且执行,
不再是政府部门各做各的,而是将大家整合,有缺失可以立即改进,错误便迅速修正。
刘凤琴科长表示,除了卫生局,台东还有卫生所做后援部队,
县府增设了许多巡回医疗站点,让治疗师能够定时定点做职能、物理治疗。
(图说:长照机构的舒适设施。)
“一乡镇,一日照。”
刘凤琴说,考量到台东的偏乡地区,县府设计了一系列的“社区整体服务”在居家医疗方面,
招集了卫生所的医生走进偏乡、“出院准备服务”设计了一条龙服务,
出院前申请,出院后便能立即接受帮助,
希望长辈在健康、亚健康、日照、安宁、终老,都能有妥贴的照护。
谈起台东的变化,
刘凤琴科长说:“我是不知道别的县市做法,但是他们常来问我们‘为什么你们的效率那么好?’
我想,只要大家把这块大饼用心经营,不要将它当成皮球踢来踢去,
这样一来,不论是效率还是向心力,都会快速成长。”
未来,希望长照中心能够与社区融合。
刘凤琴科长表示,大部分我们给予的帮助跟长者认为的需求大相迳庭,
“规则是死板的,或许我们能够将心比心,
偶而听听长辈的想法,站在长辈、家庭照顾者的立场来协助长者。”
也可以将中心二楼的空间建置社区复健场所,
紧扣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让这里能够更加的融洽与美好。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71期 2018.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