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1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陈文玉与刘奶奶,感情像女儿也像闺密

(图说:陈文玉与刘奶奶,感情像女儿也像闺密)

漫漫人生路,如果有一个人可以陪我们说说话,细看人生风景,

让欢乐常在、悲伤淡化,那可是上天的恩赐呢!

就像刘张木燕奶奶与陈文玉,彼此没有血缘关系,却像亲人一样紧密,

平凡而美丽的幸福,在一周三次的服务里,赶走烦人的病痛。

 

文│郭依瑄 摄影│何维纲

 

迎面而来的秋风凉爽,刘奶奶正站在阶梯上笑着招手,眼睛瞇成了一条细柔的线,

举止就像她亲自种植的兰花一样,温婉优雅。

难以想像她曾经因病卧床,最后靠自己的意志,

重新获得自由行动的能力。温柔的刘奶奶是如何办到的呢?

 

喜欢运动的刘奶奶,13年前因为外出运动跌倒,走了几百公尺才就医,

导致胸椎、腰椎压迫性骨折,需要卧床休息。

那段日子,旁人听起来都觉得辛苦万分,坐不能坐,

就连躺平休息也需要整整半小时。

刘奶奶指著背表示:“胸腔到背部都刺痛,连吃饭都不能坐着!”

 

定时来照顾奶奶的伊甸北投耆福老人中心的居服员陈文玉说:

“那时候啊,奶奶只能站着,脚酸却不能坐,连睡觉躺平,也需要半小时。

躺下去后汗流浃背,澡都白洗了。”陈文玉服务奶奶13年了,

她一个礼拜会来三次,一次帮奶奶洗澡,两次陪奶奶去看医生。

 

中医针灸,西医打针,这些苦和痛啊,到了刘奶奶的嘴里都成了云淡风轻。

陈文玉说:“我服务过很多人,很少人像她这么乐观正向,

不曾喊痛,自己都咬牙忍着,复健也做的很认真。”

幸好有陈文玉细心呵护,奶奶现在能走了。

她不只像刘奶奶的女儿,也像闺密,两人感情特别好,常常说著说著就笑出来了。

陈文玉正温柔地帮刘奶奶洗澡

(图说:陈文玉正温柔地帮刘奶奶洗澡)

 

陈文玉当居服员即将迈入第20年。回忆当初遇上的困难,

她眼珠转了转说:“当初居服员还不普遍,邻居都要我不要去当‘仆人’,

在她们眼里,居服员没有专业能力的,只有把屎把尿的份。”

这是份需要专业能力的艰苦差事,那为什么陈文玉还是坚持要踏出这一步呢?

 

原来有一次她车祸住院,隔壁卧床的老奶奶,

总是嚷嚷着:“唉呦!好疼啊,怎么这么疼啊!”

听了几次后,陈文玉倒也见怪不怪。

但是有一天,隔壁病床居然传来笑声。

她细听,才知道为老奶奶带来欢笑的是居服员。

原来真心的陪伴居然能驱赶病痛!此后心里便决定了要当一位尽责又能带来欢乐的居服员

 

总是尽力排解服务对象的忧愁、专心倾听他们说话,是陈文玉的特质,

她努力做到当初在医院被感动的那一幕。

总是为人带来欢乐的她,命运当时却没有给予她多余的快乐。

陈文玉与先生和平离婚了,她说:“少了一位丈夫,却多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她带着两个孩子,搬了出来。

 

总是往前走的陈文玉,挥别过去,朝自己的事业大步迈进。

除了在职训练的西医基底,她还自费去向一位老中医学习,

闲暇时间还练外丹功,精进专业技能。

她休闲时还去医院当志工、唱歌、看电影。

有次女儿还开玩笑的说:“妈,你还比我忙欸!”陈文玉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沐浴时,陈文玉曲著身体挤在小小的空间里,用双手先替刘奶奶试试水温、

替奶奶抹上水晶肥皂……沐浴完后,俐落的帮奶奶擦身。

洗完澡的奶奶似乎笑得更开心了。

在奶奶稍事休息时,陈文玉播起台语老歌,顺手替奶奶收拾一下环境。

俩人想到话就聊,无语的时候倒也有彼此发出的声音陪伴。

 

两人这份情感已经走了13年,时常发生有笑料的事情,

不过她们都说:“笑过就忘记了。”可见两人相处时的氛围,时常欢乐愉快。

采访结束后,陈文玉与刘奶奶站在门口,挥手道别。

门口那盆兰花的香味扑鼻,就像他们的情感,清香幽远。

刘奶奶种植的兰花,像两人的感情,纯洁且芬芳

(图说:刘奶奶种植的兰花,像两人的感情,纯洁且芬芳)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71 期 2018.1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