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12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李凯琳的英姿

柔道对李凯琳一家人来说就是种“传承”,

柔道从爷爷那一代开始打基础,

叔叔的成就更成为了她的榜样、她的目标,

现在的梦想是2020东京帕运,望她能如愿以偿。

 

文│邱庆宜  摄影│何维纲

 

在国立体育大学的一角,可以发现一位在低氧舱努力训练自己体能与身体协调的女孩,

她是帕运柔道选手李凯琳,

患有先天性视觉神经萎缩的她,对于柔道的热情来自她的“柔道家庭”,

只要谈起帕运柔道,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李凯琳一家。

专心训练的她

李凯琳启蒙的早,小学便开始接触柔道训练,

小学时有父亲当她的指导教练,

国中时有在1996年亚特兰大帕运荣获柔道金牌的叔叔作为教练,

每天不断的训练她,使她有了对柔道的使命感,自己也练得乐在其中。

 

身为运动员,李凯琳的伤也是相当的“丰功伟业”,

2010年时,十字韧带断裂、

2013年左脚的韧带撕裂,甚至连右脚都无法幸免的线性骨裂。

她说到:“运动员常开玩笑,我们宁愿骨头断掉也不要韧带受伤。”

体大校园的太阳闪耀,如同她的战功

因为受过伤,导致李凯琳开始害怕摔倒,而无法发挥到最佳状态,

在2012伦敦帕运错失金牌,拿下银牌。

“心理受伤比生理受伤还难好。”

因此李凯琳相当感谢运动防护员们,

复健的过程不只是身体上的复原,还有心理上的伤口恢复,

运动防护员在这过程中支持她、陪伴她,

使她可以顺利的度过这段低潮时期,重新回到运动场。

 

尽管每天的训练让她相当辛苦,但是有同侪的鼓励、与家族的使命,

让她就算辛苦,也甘之如饴。

李凯琳表示:“我没有觉得自己对柔道有天分,如果你天天练,也可以很会摔。”

强调努力才是成功的道路。

受访时的灿烂笑容

每当李凯琳在怨叹自己眼睛的问题时,她总会想起奶奶,

先天的视神经萎缩就是从奶奶开始传下来的,

“我的奶奶很乐观,只要看到她,我的消极想法就会消失了。”

她想感谢的人不只是家人,还有她的教练们,

她的体能教练张嘉泽因为受过德国的薰陶,

因此将“国外的那一套”带进台湾进行科学化的训练,

善用仪器,在短时间内得到效果。

 

走在体大的校园,李凯琳相当熟稔的左弯右拐,

带我们穿梭在错综复杂的大楼中,

忽然走廊上一名女子热情地与李凯琳打招呼,

凯琳一听到声音,便直接上前拥抱,原来她是李凯琳的总教练侯碧燕,

笑称自己是“总是叫别人练”的侯碧燕说:

“凯琳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所以我不太需要鞭策她做什么训练,反而是要叫她放松身心。”

李凯琳与总教练的合照

现在李凯琳与哥哥李吴凯住在距离国立体育大学6分钟车程的合宜住宅,

哥哥平常没有训练时,会到伊甸爱明中心教学生运动、

或是到保健中心帮人按摩、舒缓肌肉,

使家中经济负担减轻,也让凯琳能够专心训练。

 

除了柔道,李凯琳对写作也相当有兴趣,

曾投稿短篇小说,获得瀚邦华人文学奖视障组第三名的殊荣,

让她有了想成为文字工作者的想法,

希望在训练之余,还可以写写文章调剂身心。

在柔道场上的英姿

伊甸倡导的“永不放弃”在李凯琳一家绽放,

凯琳尽管训练辛苦,但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路、为梦想而走;

哥哥吴凯在因缘际会之下,转换运动跑道,

成为田径场上闪耀的一颗星,

他们用身体去熟悉、用感觉去体验,毅力与努力使他们发光、发热。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70 期 2017.12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