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3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偏乡爱的使徒
黄莉玲在澎湖的美丽记录

澎湖小作所外,就是绵延一片的湛蓝海岸。黄莉玲带着三个服务个案午后散步,四人走的快快慢慢,闲话家常,就像家人一样彼此陪伴着过生活;而黄莉玲看着他们三人的进步,认为自己虽然远赴澎湖,却不枉走这一遭。

文│陈玠婷    摄影│何坤益


去年,黄莉玲背着一身行囊从台湾本岛飞到澎湖,开始服务西屿当地的身心障碍成人,她称他们为儿子、女儿,期许自己像个母亲一般,用爱与责任交给他们生活常规和品德、礼仪,陪他们一起成长。她的用心藏在细节之处:“我让他们直接喊我名字,相处起来没有距离感。”

服务的心,让她的心柔软了起来

让服务偏乡的种子发芽

黄莉玲进伊甸服务前就已服务过身心障碍者,她曾经担任过早疗教保老师、接触过老人服务,她的一颗心都挂在身心障碍朋友身上。而到偏乡服务,则是她心中存放已久的小种子。她叙述神的应许:去年她在二技毕业、上一段工作工作结束之时,她应聘到伊甸澎湖的小作所服务,担任教保老师一职,圆了她在偏乡服务身心障碍者的梦想。

“我是都市女生个性,有点胆小,喜爱热闹、便捷生活,不过在澎湖凡事靠自己,幸好我遇到的邻居、家属都对我很和善,常常给我帮助。”然后她再笑着补一句:“来澎湖才发现五金行有多重要。”黄莉玲轻松地谈起生活,虽多有不便,但她依靠着神与独立的个性,克服许多恐惧。

照顾三个身障成人,她甘之如饴

体贴细心  服务入心

生活安顿好,黄莉玲立即投入服务,目前她手边照顾三个身心障碍成人,各个都是她眼中的宝贝。像是她口中的“妹妹”,其实是49岁多重障碍的女性服务使用者。国小毕业后就待在家,长期与外界没有连结,妹妹的人际互动与表达都退化,只要不符心意就发脾气,用摔东西、打人表达想法。黄莉玲知道妹妹不是故意这么做,只是不知道怎么叙说自己的需求。

像是妹妹初到小作所时体重过轻,黄莉玲借由观察妹妹的饮食习惯、方式,发现妹妹想吃的食物并不多,询问家属得知她常常不想吃饭,才会这么瘦。黄莉玲心想妹妹的手、嘴唇都没有问题,或许不爱进食的原因在口腔,“请父母带她去看牙科,才发现她有严重的牙周病。”

治疗牙周病后,妹妹的进食状况大大的改善,体重拉到37公斤,她说:“我们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说出心理、身体的难过,后来都会忽略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不会忽略每个孩子给的任何讯息,一点点微小的表达,都能帮助我了解他们的需求。”

与他们的互动良好,就像朋友般

小作所还有另外两位学员,一位是脑性麻痺的唐唐,一位是亚斯伯格症的明明,黄莉玲带着他们建立严谨的生活常规,倾听他们的心事,陪他们经历许许多多的快乐与难过。像是唐唐的爸爸憨厚老实却遇害而亡、带着明明度过从台北念书回到澎湖生活的过渡期,她说:“早疗孩子都是有希望的,可是成人的进步却有限,这群孩子也很需要陪伴。”

黄莉玲的细心体贴、独立自主的个性,都是成长一路的伤痛、爱的产物。她形容自己在偏乡服务时,能深刻体会到以前的经历与流泪不是白走,全是为了未来做准备,“只要有愿意的心,一定会蒙恩,受神的照顾。”她凭著这句话在异乡定居工作,每日每夜骑着她的摩托车上下班,陪着她的孩子们慢慢度过每一天。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61 期 2017.3 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