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6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在高山部落拓荒早疗
吴淑育

宜兰的三星乡到海拔1600公尺的大同乡南山部落,从平原到高山都有伊甸早疗服务的足迹。吴淑育与同工深入社区发掘慢飞天使,将疗育资源带到他们身边,跟上学习的进程。对她们来说看到孩子进步,就算再累、再苦一切都很值得。

文│苏丽华 摄影│何维纲


从宜兰市区沿着台7甲线公路蜿蜒而上,沿途的兰阳溪河床与丘陵坡地种满了高丽菜,一畦一畦绿油油的菜圃尽收眼底。车子越过一座座的山峦,终于抵达南山部落,四周静谧的氛围,冷冽的空气,伊甸宜兰大同乡南山村的早疗服务据点就坐落在外界称的高丽菜故乡。

这一天教会儿童主日学来了许多部落孩子,透过活动带领进一步观察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绘本导读中,可以发现有的孩子认真回答问题;有的则毫无反应参与度低。康乃馨DIY操作时,从中观察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发展等,了解孩子是否有发展落后或是文化刺激不足的可能性。

找出需求 服务走出去

借由和当地教会合作模式,试图打开疗育服务的第一步。伊甸宜兰社区服务中心组长吴淑育表示,部落民风保守,欠缺早疗观念,深怕孩子被贴标签,对“身障”、“发展迟缓”字眼相当敏感,往往将服务拒于门外。于是吴淑育只好转个弯改口说,政府针对偏乡孩子提升能力提供免费的资源可多加运用,家长欣然同意,开启接触的契机。

一年多前,吴淑育接下宜兰三星乡和大同乡的早疗服务任务,一切从头开始。在偏乡和部落要找出发展迟缓儿非常困难,“真的不知道孩子(有需求)在哪里?”吴淑育说明当时毫无头绪有如大海捞针。“服务要走出去,不是等人走进来。”于是吴淑育与社工到村里长办公室、消防局和警局宣传早疗服务,希望有需求的家庭可以帮忙介绍到服务据点。

另一方面,父母固定要带孩子到卫生所打预防针,趁著孩子接种预防针的空档,便上前与家长做卫教宣导;此外,市场和早餐店吴淑育与社工都不放过,勤快走动,和家长聊天拉近距离,顺道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一畦一畦的高丽菜田,是南山部落的经济作物

(图说:一畦一畦的高丽菜田,是南山部落的经济作物。)

协助疗育 看见成效

“我们有一个孩子就是在市场找到的。”吴淑育表示,一位慢飞天使的妈妈到伊甸三星乡服务据点寻求协助扑空,后来吴淑育与社工辗转到市场找到这位妈妈,了解孩子2岁了完全没有口语能力,进行联合评估后协助疗育,运用图卡、教具等诱发他互动的意愿。没想到服务半年下来,孩子已可以发出单音,今年9月孩子即将进入学前特教班就读,非常不简单。

“服务下来会发现当地还是有3岁以下潜在需求的孩子。”吴淑育有感而发的说,三星乡是她的故乡,没想到这个身分意外服务到一名远亲的孩子。1岁8个月大的弟弟是个没有口语的孩子,叫人总是拉大人的衣角,发出“嗯嗯”的声音,为了帮孩子进行疗育衔接教保、职能语言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入家中,外婆看到如此阵仗,深怕家丑外扬而劝退。

“一旦放掉服务,等于放弃孩子。”吴淑育请社工与老师要持续和孩子的妈妈保持联系。一次,趁著孩子打完预防针顺道到据点参观,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口语能力比同年龄的孩子发展来得慢,意识到接受早期疗育的重要性,而再度衔接服务。

透过绘本教学,启发儿童认知能力

(图说:透过绘本教学,启发儿童认知能力。)

孩子进步  满心欢喜

目前三星乡和大同乡早疗服务的人数约30位,家长大多因为农忙,和孩子互动机会少。孩子鲜少有生理障碍,大多都是文化刺激不足导致发展缓慢。每位孩子每周服务一次吴淑育和教保老师及社工,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进步,我就心满意足。”吴淑育和同工三个人跑遍整个三星乡和大同乡,高山和部落都有她们的足迹。满腔热血的她,又发现三星乡隔代教养情况普遍,如何服务这些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吴淑育灵光一闪,主动跟当地社区发展协会的老人食堂合作,祖孙共学又能提供阿公阿嬷亲职教养的技巧。

看着她口中述说接下来的服务计画,眼睛闪烁著光芒,早疗服务16年来已成为她的志业,她的服务行在爱中。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52 期 2016.6 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