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3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湄公河畔的台越儿教育
湄公河畔的台越儿教育
伊甸首先在越南拓展的服务即是华语幼儿园,为了帮助台越儿回到母亲故乡的文化环境适应及不放弃台湾的教育,将教育资源带过去,让孩子们拥有双语能力之外,帮助他们找到未来的路。

文|陈玠婷    照片提供|伊甸国际发展处


伊甸在越南成立华语幼儿园的初衷,即是希望身为台湾、越南两地血缘的孩子持续学习两地语言,不要放弃任何一边的文化认识,这是接纳自己的初步。

而越南的永隆省、胡志明市、茶温县是最初的设立地点,伊甸透过管道找到台越儿,后来也欢迎台商子女就读,提供他们由侨委会提供的书籍,从学习注音与繁体字,从幼儿园打好根基,小学后靠家庭支持与自主学习等方向继续学习。而从2005年开始的服务,第一批华语幼儿园的学生纷纷就读国、高中生了,偶尔还与伊甸越南同工高瑞苹联系,互相关怀近况,有些孩子成长的好,有些孩子则是在环境、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妙德安亲班的孩子们正在上课。

(图说:妙德安亲班的孩子们正在上课。(2008年))

台越儿的适应与目标

而华语幼儿园的老师文春梅在伊甸服务多年,从她手中毕业的孩子都受到精心的照顾与教导,伊甸国际发展处主任邝伟诚表示文春梅很爱她的学生,从平常的互动就能够看到她对每个学生需求了若指掌,提供他们个别的服务,譬如有次幼儿园带着学生外出,发现有一学生对环境、语言相当陌生,她会细心托付一个足以照顾他的学生带着他,不仅同侪互动增加,也在无形当中开始学习,更屏除对陌生环境的被排挤感。

台越儿回到越南生活后,多数发现越南与台湾环境大不同,除了文化适应之外,经济、工作与教育等面向都是大转变,因此有些台越儿设定回台湾唸书、工作为目标;另外,目前越南当地职业新趋势则是到澳门担任居家服务员或到中国打工,因此华语与粤语学习非常热门。

华语幼儿园的孩子一起过圣诞节,听故事、玩游戏

(图说:华语幼儿园的孩子一起过圣诞节,听故事、玩游戏。(2012年))

学习需要家人全力支持

伊甸国际发展处前处长暨一级特专吴淑芬表示,台越儿回到越南不外乎几个原因,父母离婚、父亲离世、家庭暴力等,当越南妈妈带着孩子回到家乡,为了解决经济困顿,不得已的情况下,她们将孩子留在越南托家人照顾,孤身一人回到台湾工作,因此台越儿的隔代教养状况很普及。像是永隆省居民大多务农,但是他们非常支持孙子就学,当地的华语幼儿园曾经有个学生,每天上学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即便刚开始为鼓励他们外出学习,补贴交通津贴,后来考量责任比例分担而取消了,外公、外婆还是不畏风雨地接送。

唯一偶有遗憾的面向则是家访的困难度,越南的民族性对于私事较保守,且看重面子,因此家访的伊甸同工只看到一桌菜和大人口中的“一切都好”,但私下从旁了解,才发现他们平常吃的是简朴一餐,因此为了减少案家困扰,伊甸于是减少家访频率,还给他们一个不受打扰的空间。

伊甸透过华语幼儿园,看到台越儿不同的家庭背景,带给孩子深浅不一的影响,虽然多数孩子的生活困苦,但是也有被妈妈带在身边,为著孩子坚忍地生活的,也有一对姊弟因为父亲去世,妈妈将他们托给娘家带,孩子的外公生病欠债,姐弟两过著躲债,四处搬家的不定生活,与外婆待在车站卖自家煮的凉水;种种面向,都在显示孩子的生活并不安定,但他们心中仍存有梦,希望长大能够带着家人脱离困境而努力唸书。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49 期 2016.3 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