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top




:::
【11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图说:荷兰老人公寓拥有像家一样的温馨布置空间。

(图说:荷兰老人公寓拥有像家一样的温馨布置空间。)

在荷兰年轻人进驻到老人公寓,陪伴长辈排解寂寞、陪他们吃饭、聊天等,开启一天的日常。老人有互动对象,年轻人从长辈身上学习不同的事物,世代融合让生命影响生命的故事天天上演。

 

文│苏丽华 图片提供│巫莹慧

 

内文: 位于荷兰的Humanitas Deventer老人公寓,采取跨世代混龄居住,长辈分享经验给年轻人;年轻人和长辈话家常、提供生活上的协助、一起到外面用餐、分享新知,世代融合在这里构成了幸福的画面。

 

自2013年起,Humanitas开启青银共居的模式。双澄照顾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巫莹慧表示,长辈因为年轻人的入住,多了生活刺激;年轻人则可以减轻租屋负担,为机构找到有意义的可行方案。

 

青银共居的Humanists

 

为了促进老人与社会联结,荷兰的Humanists Deventer提供六名大学生免费入住,每个月要服务长辈30个小时,当友善邻居。青年人的入住,排解了长辈的寂寞,也增加社会刺激。他们可以和长辈进行实际的居家生活,例如:聊天、上街买东西、一起逛街看电影等。

 

特别的是这群大学生非高龄照护的相关科系,“因为这里不是实习的场所,而是生活。”巫莹慧强调,如此才能避免落入照护的思维。

 

环顾老人公寓的设计,到处都是采光通透的环境,让人遍体舒畅。巫莹慧说,Humanists Deventer还规划了小型超市、美容院等,超市服务由志工提供协助,老人家可以购物、做头发,丰富生活。

 

萨克森应用科学大学城市设计系的学生Jurrien Mentink在TED分享他在Humanists的服务心得。过去的他生活节奏快,来到Humanists步调一切慢了下来。老人家每天固定坐在大厅,他不忘上前问候。老人家虽然部分失能,但是他们能传授年轻人许多技能,他的吉他就是跟一位长者学的,而他也教对方学习如何使用平板电脑,脸书,彼此讨论时事,如:布鲁塞尔恐攻事件,交流外面世界的资讯。

 

“这些老人拓宽我的视野。”他们即便身体有残缺,却是非凡的人。在青银共居期间,他与长辈成了亲密的朋友,却也不得不面对死亡的课题。几位长者相继过世,让他学会道别,是一场活生生的生命教育。

 

少医疗 快乐多的Roosenburch

 

长照只能强调医疗,而失去自主吗?在Residence Roosenburch终身公寓,老人家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事情,它鼓励老人“当自己的老板。”你想几点喝咖啡就喝,不用受制医护人员规定的排程;“就算喝酒,喝醉也无妨。”巫莹慧对Residence Roosenburch主张老人住在其中就是要快乐,印象深刻。

 

机构不应该以医疗和财务成本为导向,面对身体功能逐渐退化的老人来说,“居住环境要思考的是快乐,而非治愈。”巫莹慧举例说,当住户想要养宠物,考量的不是细菌问题,而是牠能陪伴长辈。而提供的餐点,不是基于省钱、有营养就好,还要考虑到用餐环境的舒适度、提供酒吧服务、甚至食材的搭配等,种种细节都有助于提升生活质感。

 

“我们无法治愈所有疾病,但是我们可以赋予老人权力带出幸福感。”是Residence Roosenburch创办人 Hans Becker的核心护理理念。在他的想法里,要让长辈活得有尊严且获得自我价值,“这些感受有助于他们快乐。”

 

公寓里,推崇“Yes Culture”文化,只要住户提出要求,工作人员不会拒绝,会试着找出可以解决的方案。例如:曾有住户提出想一次养五只猫,在了解之后,她留了两只在身边,其他住户表示也想饲养,她则分送给他们,达成了协议。

 

“老人不是无助的个体,他们应该被允许自己做事。”护理不该取代全部的照护工作,而剥夺老人的自理能力。一味的帮助,居民将会忘记如何做日常工作。老人家可以做饭,和他人享受下厨的乐趣,“美味食物和护士同样重要。”

 

Hans Becker对外接受外国媒体访问时,谈及他对幸福的定义“是品啜一杯葡萄酒的时候。”他认为Residence Roosenburch的居民也该如此,有选择的自由。于是他开办餐厅,艺术工作室,设立动物园,吸引孙子进来关心和探望祖父母。另外,也设立博物馆,让长者与过去有了对话,甚至鼓励附近社区居民进到博物馆参观,让住户与社区互动,促进社区共融。

 

在老人公寓中,有不同世代的人相伴,老人多了幸福与欢笑,那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图说:透窗的光线设计,让老人公寓的住户们心情跟着开朗起来。

(图说:透窗的光线设计,让老人公寓的住户们心情跟着开朗起来。)

 

资料来源:《伊甸园月刊》381期 2018.11月号

 

上一页
下一页
TOP